優惠與公告
彪網媒
2025-05-11
【默子-鄉居拾穗】忙個什麼勁?

婆婆媽媽忙什麼?洗刷竹葉。(圖/默子)

我們的日常聊天說笑時,如果有人提起什麼好玩好吃的美事,總會有人大喇喇的說:「這麼好康的事,怎麼都沒找我?」然後就有其他人會嘲諷的口吻回答:「你去竹埔腳等!」(竹林欉下等,就是沒有不勞而獲的啦)然而在場的人就誇張大笑或心照不宣眉開眼笑。

說到竹林欉,就想到竹葉,就想起大片竹葉洗過、滾水燙過包的粽子,最喜歡糯米加很多花生粒或花生粉,如果再加一顆鹹蛋黃,就更美味可口了,從小就愛糯米製成的點心或主食,碗粿是首選,粽子、米糕、油飯、紅龜粿,都很喜歡,端午節近了,街坊鄰居間都有粽味飄香,常在廚房煮食的我,很遺憾的就是不會綁粽子,南部粽的造型最美了,有菱有角,很多婆婆媽媽甚至父執輩的長者,綁粽子的功夫是一流的。

埋頭苦幹的好婆婆綁粽子了。(圖/默子)

逢年過節的美食,粽子也佔重要角色,廟會、家有喜事、新居落成••••••,小時候奢侈的美食,一遇上婚喪喜慶就樂了,根本搞不懂是什麼事,匱乏的年代有得吃最重要,何況是美食,至於什麼大小事都有大人撐著,好玩貪吃的童年,就算天蹋下來,都不用怕,最怕餓肚子,最怕沒得玩,何況有粽子呢!

上了年紀,想學綁粽子,母親直接放棄傳授,因為粽角難摺,吃粽子最容易了,四個角怎麼摺得漂亮?綁得緊糯米不會掉?大鍋煮幾串就是幾十顆上百顆要熟濫,不能有半生不熟的米粒發生,光聽就頭昏腦脹了,備料簡單,紅蔥頭香菇魷魚五花肉蝦米炒一下,花生粒加糯米拌勻,生的鹹鴨蛋打破取蛋黃、切半顆或四分之一,標準的生米綁粽子再煮熟,想吃香噴噴軟Q熟濫的粽子,功夫要下得深。

一堆滿是愛心待煮的粽子。(圖/默子)

就這麼放棄了愛吃就要會料理的做法,婆婆也是綁粽子高手,她更直白表示:「我綁一綁比較快,你負責煮熟。」果然是婆媳合作變出美味,就這麼兩三年後,外子說食量不大,買一買就好,娘家母親也懶了,如此未傳承綁粽子的好功力,惋惜嗎?還好啦!畢竟職業婦女忙得團團轉,有得買有得挑內容食材,到處都是粽味飄香。
不經意的就看到洗粽葉的婆婆媽媽,一大堆竹葉又刷又洗,還要滾水燙,然後就是一粒又一粒,一串又一串粽子,煮熟的功力才是厲害,每一顆都要均勻熟濫,讚嘆敬佩。

剝蝦仁的婆婆媽媽。(圖/默子)

撥蝦仁的婆婆媽媽也是高手,曬乾後加入粽子裡,或是煮菜加蝦仁乾,還有一招更驚人,煮熟的蝦子撥了,曬乾變零食,多奢侈呀!真是貨真價實的好零食,嚐試過,應該煮蝦時加了醋或酒,都沒腥味,很用心費勁,都是為了祭五臟廟。

再看到巷弄裡,一個婆婆獨自埋頭苦幹,獨攬綁粽子,周遭全是食材,看到粽子串,立即問她有熟粽可買嗎?大失所望,全部是左鄰右舍和自家兒媳女兒訂下的,可以送兩三個,不過要傍晚了,垂涎欲滴的當下,趕快收回,腦海裏浮現母親的小粽子、婆婆的大粽子,充滿愛心的美味好粽。

 

默子(長年蟄居鄉下農村,熱愛文字及攝影,文章散見聯合報中國時報中華日報自由時報金門日報講義雜誌等,曾於人間福報撰寫鄉居筆記〉、人生萬花筒兩專欄,喜愛蒔花弄草尋幽訪勝,讀萬卷書行萬里路,擅長從生活中發現值得記錄的人事物。)